- 最笨的卡通人物,我想请问一下有一个表情脸上有两个红点的卡通人物叫什么名字?
- 海绵宝宝为什么会如此风靡全球?
- 孩子学习挺努力的可成绩还是不理想有什么好办法提高一下成绩?
- 6岁儿童不会算加减法怎么办?
- 越来越讨厌自己的儿子怎么办?
最笨的卡通人物,我想请问一下有一个表情脸上有两个红点的卡通人物叫什么名字?
就是樱桃小丸子;在学校担任小动物值日生;个性喜欢无理取闹、爱和姐姐争吵、平时爱看《Ribbon》漫画但不爱运动、耍笨耍宝、不收拾房间、对功课临时抱佛脚,爱占便宜、贪钱、贪新鲜并粗心大意,替人打扮的眼光很差(藤木和滨崎都曾深受其害)明明最讨厌跑马拉松却跑得很快。
海绵宝宝为什么会如此风靡全球?
海绵宝宝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动画,不是到了15岁左右才开始接触海绵宝宝,看的是央视配音的版本,我非常喜欢里面的人物设置。
海绵宝宝就是我最崇拜的动画角色,他热爱生活,热爱工作,为人善良,不计较得失,对每个人都非常好,把每一个人都当做是朋友,对钱一点都不看重,对友情就特别珍重,别人对它多不好,他却会对别人更好。
无论遇到什么,他都会尽力去解决,以最充沛的活力过好每一天,就像他每天起床会说的那句话:我准备好了,你准备好了吗?
海绵宝宝动画片里面还有一个非常逗的角色。那就是派大星,他是长得非常笨的一个角色,脑子特别小,经常不在线,做事也很逗。
派大星住在一块石头下面,所有的家具都是他用沙子做出来的,但派大星却是很有创造力的,他是海绵宝宝的好朋友,虽然经常会坑海绵宝宝,但他们的情谊总是不会变。
里面有一个非常悲剧的角色,那就是章鱼哥,他厌烦自己的工作,喜欢音乐绘画和各种艺术活动,喜欢享受闲暇的时光,这个和我们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是很相似的,很多人都想活成海绵宝宝,但现实都是章鱼哥。
还有一个我非常喜欢的角色,就是蟹老板,他有一个收养的女儿珍珍,是一头青春曲的鲸鱼🐳,蟹老板非常喜欢钱,但他非常爱他的女儿。
海绵宝宝动画片里面每个故事都是很有寓意的,如果真的理解里面的故事,那对我们自己生活也是有帮助的,让我们更好的应对生活中的各种艰难困阻,更好的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孩子学习挺努力的可成绩还是不理想有什么好办法提高一下成绩?
孩子学习努力,但考试成绩不好,这涉及两个层面的内容,我们一一进行分析。
第一,要弄清楚孩子是不是真正的努力。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努力,除了孩子在真正努力外,还有两种可能。一是表面在努力,内心却没有在学习上。二是确实非常努力学习,但却是耗力过度,而且没有效果。针对这两种情况,我们家长要学会去辨别。
1、如何判断孩子是表面努力,实际上心却没有在学习上?
我们成人有时候都会做样子,磨洋工,小孩子也免不了有这种做法。对此,我们只需要给孩子一个新内容,要求孩子在一定时间内学习理解,然后让孩子把学习的内容讲出来。如果孩子支支吾吾,说不到重点,那孩子在混时间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另外,考察孩子在学校里刚刚学习的内容,如果孩子掌握的比较差,那孩子心不在焉的可能性就真的很大了。
新给孩子一个内容没有怎么理解,可能还存在学习能力差,但是老师教的内容,重点基本都已经讲过了,但孩子还是讲不出个所以然来,那孩子的学习状态真可能比较糟糕了。
如果判断出孩子心思没有在学习上,只会装样子,怎么办呢?
针对孩子装样子学习,我们家长就要深入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孩子的年龄、脾气来进行调整。
(1)孩子年龄小、比较听话,家长说的,孩子也能听进去,那家长就直接了当地跟孩子去分析为什么没有把心思用在学习上。坐下来跟孩子共同去探讨,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要跟孩子明确当前的任务就是要把学习搞起来。
(2)孩子年龄较大,有自己的想法。这种情况家长说的,孩子可能就没那么容易搞定了。这时候,需要家长想方设法地进入到孩子的内心里去。
我也遇到过好几个孩子,心思全在玩游戏上面,家长要求孩子去做的,都听不进去。这样的孩子,我都建议家长先跟孩子找一个共同的话题,孩子喜欢玩游戏,家长也先玩一玩游戏,体会一下游戏中给孩子带来的快感,去体会一下孩子内心在游戏当中的具体感受是什么。有这样的一个前提,跟孩子说话,孩子才会觉得父母跟自己靠得很近,愿意用心跟自己交流,慢慢地也会把内心的想法说出来。
当我们把孩子的内心打开,愿意跟我们交流的时候,我们要组织孩子去规划自己的人生,为自己的未来设计一个蓝图。志向、梦想、未来就像一个导航仪一样,为我们的人生指明一个方向,有梦想与没有梦想的人区别是非常大的。当孩子在梦想的驱使下,他们就愿意去克服一些现在觉得好玩,但影响到他梦想的事情。所以,这个梦想是孩子自己认可的,也愿意为之奋斗的方向,用这个来鼓励孩子,会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在这里,家长要特别注意,只要孩子的梦想是正确的,不会伤害他人、伤害自己的,那我们就要去支持,不要因为这个梦想不合我们家长的心意就给予否定。我们甚至要帮助孩子去放大梦想,让梦想更远、更大,为更多人服务。只要孩子的志向立出来了,教育孩子用心学习就简单了。
2、如何判断孩子非常努力,但学习效果确实比较差呢?
做样子,表面努力却不用心学习,是真不努力,而努力了半天,但学习效果就是比较差,成绩不理想。这更多是学习方法、学习理解的问题了。
我们判断孩子努力而没有学习效果可以通过与孩子交谈来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努力学习的孩子,内心是非常愿意把学习学好的,因此在跟他们交流的时候,他们也愿意打开自己的心门说出自己的真实情况。所以,通过交谈是比较直接的方式。
另外,对于孩子的学习我们还可以通过考核来验证。非常努力学习,成绩比较差,在基础上也能理解,但理解的层次相对偏低,学习会相对死板、不够灵活,学习的迁移能力比较差。因此,让他们做一些基础题目、灵活题目,一对比就可以看出孩子是不是学习努力,但效果比较差的情况了。
如果判断出孩子学习努力,但成绩不理想的状态,又应该怎么办呢?
这类孩子是属于事倍功半,学习上掌握不了重点,觉得什么内容都重要,一股脑地学,做过的题目会做,没做过的就不会迁移。对此,针对这类孩子们的指导,可以这样做:
(1)指导孩子抓重点的能力。告诉孩子,句子都有主谓宾,修饰的词语都是不重要的,主谓宾才是核心与关键。因此学习的第一步,不是把全部内容都记住,而是要学会筛选重点,把重点都提取出来。划重点要特别注意,不是一句话、一段话全划了,而是在句子、段落当中找最关键、最核心的那一类概念、知识点。找出来后,根据概念的介绍,把主干内容之间的关系梳理出来,看看是包含的关系,还是并列的关系,还是因果、递进等关系。
孩子在学习中做到找重点,并把重点之间的关系梳理出来,这就是把学习的核心给理解到了,在整体理解中可以占到70%以上了,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就会清晰明了。
(2)适当地做题,进行应用上的拓展。对基础、对核心的内容理解后,要适当地进行题目练习,分析题目的关键,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要学会反思和总结,分析出题目所考核的内容是什么,是如何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的。
比如这样一道题目:
这道题目是初一的一个题目,引导孩子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这样去做:4+a+b=a+b+c那么c=4a+b+c=b+c+(-2)那么a=-2而且通过这样的计算,我们可以发现格子中的数字就是a、b、c三个数字循环排列得出来的,这句话正是对任意三个相邻格子所填整数之和的解释。因此排列下来,发现2的位置正好是填b,所以b=2。以上为第一个步骤,解决abc三个数字分别是多少,而第2016个格子中的数是多少,则是考核2016能不能整除3,根据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不能整除3,可以判断2016正好是3的倍数。按照4、a、b的顺序,最后一个数字是b,因此答案就是2。举这样的一个题目,目的就是告诉我们家长,要让孩子自己做完题后,还要去总结反思,运用了哪些知识点,中间的过程是如何分析的,如果孩子把这个过程扎实地进行,才能说明孩子在真正用脑去学习,在用脑去思考问题。
有时候,我们看不见孩子的思考过程,甚至家长也看不懂孩子写的内容,不知道孩子的思考过程,那我们可以让孩子讲题目。只要孩子讲题目比较流畅,思维清晰、步骤条理,那么说明孩子是真的把这部分内容给真正理解到了。剩下的就是适当做一些习题的拓展。
第二,还有一种情况,孩子也努力了,思维也比较清晰,但考试的时候出了意外或者没有发挥好,我们家长就要引导孩子学会接纳自己。有时候,我们什么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是就是因为最后有一些特殊原因,比如考试题目特别困难,比如考试的时候思维短路,比如考试的时候生病不舒服,比如考试的时候有心理压力难以释怀等,遇到这些情况,我们家长就一定要引导孩子把心门打开,接纳自己没有考出好成绩的事实。
有句话说“尽人事,听天命”,我们什么都做好了,但最后的结果也有可能是比较糟糕的情况,这时候,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的失败。我们很多人认为成功就是事情做成了就是成功,其实这只是表面上的成功。真正的成功是心灵上的成功,先有内心的成功,再来看事情是否成功。心灵上成功,事情上并未成功,也是成功;心灵上成功,事情上也成功,这是最理想的一种状态;心灵上不成功,但事情上成功,这并不是真正的成功;心灵上不成功,事情上也不成功,肯定是不成功。
弄清楚成功的两种类型,我们发现核心还是心灵上的成功是关键。因此,我们在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内心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要认识自己的情绪,认识自己的失败,认识自己的努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才是真正的成功。
结束语孩子学习非常努力,成绩不理想的话题,我们就探讨到这里,最核心的关键还是要有一颗平常心,学习好也不骄傲,学习差也不气馁,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灵活使用大脑,抓住核心关键,就能取得进步!
@童教雷鸣,全脑思维训练,科学、简单、有效的写作方法训练,欢迎关注!6岁儿童不会算加减法怎么办?
可以以他感兴趣的游戏入手 ,比如
1、从较小的数字入手,让孩子认识组成号,体会组成的含义。
取4个桃子,分到两个盘子里,同时,写出数字4分成1和3的组合式,接着,告诉孩子,分开的两条线"∧"就是"分"的意思,这是指4可以分成1和3。
然后再把桃子合并放在一个盘子里,写出1和3合成4的组合式,告诉孩子,符号"∨"就是"合"的意思,这是指1和3合起来是4。
2、 让孩子亲自动手操作实物
让孩子亲自动手操作,首先可以验证已知结果的正确性,同时也可以通过反复的操作和练习,加深对分、合意义的理解。
除了分桃子,我们还可以给孩子更容易操作的实物,比如说分扣子、分雪花片、分卡通玩具等等。
3、 引导孩子发现其他的分合方法
当孩子已经完全理解并掌握一个数的一种分合方式时,尝试引导孩子发现其他分合方式。比如说:将4个西瓜分到2个竹筐里,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4既可以分成1和3,也可以分成2和2;3和1,同时,1和3;2和2;3和1合起来都是4。也可以把西瓜换成更容易操作的实物,比如积木、豆子、小棍等等,让孩子实际操作,理解不同的分法。
越来越讨厌自己的儿子怎么办?
文章原创/在水那方
认真看了您对于您儿子的评价及例子:胆小,懦弱,畏畏缩缩……孩子站在那里像个傻子,有问题也不敢讨论……您给他提供很好的外在条件,您为他做了六年的全职妈妈,结果却让您很失望,您痛心,您讨厌……
感觉您在比较中,逐渐对孩子失去耐心……
从您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一个能干、有想法的您,然后就期望自己的儿子也聪明伶俐、反应敏捷,事事都比别的孩子优秀,结果却是孩子事事比别人慢半拍,因为在比较中看到落差,您更加失落。事实上您的儿子不过才六岁。而且,这位妈妈有没有想过,也许正是你们大家对他的宠爱,使得他外出畏缩不前:在家有诸多长辈们护着,孩子还没有张口表达自己的意愿,大家就满足他的想法了。孩子的一周岁左右时,就是语言能力萌发期,这段时间,你们是否给予他表达机会?是否给他机会让他大胆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现在,一切还来得及,亲爱的妈妈,再耐心等一等,不要比,只要看着他一点点在努力就好!
孩子开窍晚,前期都是为后面的绽放积蓄力量!
晚开的花会更艳,因为花开的晚,吸收天地雨露精华更多。京剧大师梅兰芳在十岁之前,对京剧的表现力都是非常木讷,早期的师傅朱小霞说他脸死、身僵、唱腔笨,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后来碰到师傅吴菱仙有耐心,叫他反复吟唱,把基础扎牢。梅兰芳在十岁以后,开窍了,在舞台上绽放,而且他善于兼容并蓄。后期的梅兰芳:神光四射,精气内涵,他将京剧日臻完美,引向国际。布莱希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梅兰芳并称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的创始人,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真”、“善”、“美”。还有爱因斯坦,小时候语言能力也不行,其他能力也一般。估计谁也没有想到他会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吧!
这是一朵足足等待四年才绽放的栀子花…
亲爱的家长,您不要心急。多给孩子制造讲话的机会;多让他参与简单的家务活;多看到孩子细小的进步,给予夸奖……
有个妈妈,每次去开家长会,老师都给她告状,说她孩子如何不好。每次结束回家的路上,这位妈妈都很沮丧。但是,一到家,孩子对她说:“妈妈,我给你丢脸了吧!”这位妈妈却说:“不,孩子,你很好,老师夸你的字写的更端正了;作业更细致了;举手发言也积极了”诸如此类的话语。看到孩子眼里冒出开心的光,妈妈也感觉有希望,因为孩子也是想要好的。这位耐心的妈妈就这样从小学、初中、高中一步步鼓励孩子,孩子也没有让自己的妈妈失望, 高考考取很好的学校。这位妈妈,对孩子的耐心和信心、给予孩子自信都是值得人敬佩的;用欣赏的眼光,激励孩子去一点点进步;善意的谎言,正确的引领,让孩子一步步走向目标。
上善若水……
最后还是要为您的责任感点赞,也为您的努力加油。也请您记得: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而幸福的过程。您静静欣赏,慢慢前行,不要比较,每个孩子的特点不一样。相信您的孩子也会绽放出他的光彩!
图片来源/自拍/友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