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丑的卡通人物是谁,有哪些好看的动画电影?
您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动漫电影已经不仅仅是让小孩子看了,现在很多年轻人也喜欢动漫电影。下面为你推荐十大最具影响力动漫电影。
1、玩具总动员
迪斯尼(DISNEY)与皮克斯(PIXAR)这对黄金组合似乎从没有令人失望过!凡是刻上这两个标签的动画电影,都有着极为出色的表现力和魅力!历时四年花费上亿美金精心制作完成的《玩具总动员》更是开启了动画电影的三维时代!所以说,谈起动画电影就不能不说《玩具总动员》,而我个人认为影片中的玩具角色“伍迪”和“巴斯光年”更是动画电影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一对黄金搭档!
2、怪物公司
又是迪斯尼(DISNEY)与皮克斯(PIXAR)的力作。和前辈《玩具总动员》1和2一样,《怪物公司》一经出炉便备受各方关注。而事实再次证明,迪斯尼(DISNEY)与皮克斯(PIXAR)这对黄金组合延续着从不失手的票房神话!CG特效技术在《怪物公司》中已经迅速成熟起来并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了三维动画电影的制作过程中来。《怪物公司》也预示着动画电影的3D时代已经全面到来了!
3、海底总动员
关羽为了寻找大哥刘备不惜千里走单骑,而一只小丑鱼父亲玛琳为了找自己的孩子尼莫不惜横跨大洋、遨游万里。这就是风靡全球的《海底总动员》!这也是迪斯尼(DISNEY)与皮克斯(PIXAR)合作完成的又一部经典动画片!可以说,这一段始于海洋的父子之爱丝毫不亚于人类之间的父子深情。也可以说,《海底总动员》里的各个角色无论在哪个方面都丝毫不亚于拥有精湛绝伦演技的人类演员!先进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事关成败的作用。毋庸置疑,《海底总动员》完成了一次对动画电影CG特效的前卫革命!
4、宝莲灯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近些年震撼人心的国产动画电影屈指可数,唯有这部饱含着母爱、亲情的宝莲灯才有足够大的影响力荣登此榜。《宝莲灯》在当时掀起了一股强大的观影热潮,陈香救母的故事也早已为大家所耳熟能详。《宝莲灯》是一部寓教于乐的动画电影,它给少年儿童带来了教育和启迪;同样也给成年人带来了感动和思考!
5、花木兰
彰显着经典“替父从军”情节的《花木兰》的成功进一步巩固了迪斯尼在世界动画电影领域的霸主地位!在轻松搞笑的氛围里我们依旧可以清晰的看出亲情、友情与爱情,尽孝、尽忠与尽责的一幕又一幕感人的画面!《花木兰》的成功也再次验证了这样一个道理:“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不错啊!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被好莱坞拿去搬上荧幕并在全世界范围内热映。这不仅仅是迪斯尼的胜利,实际上这是世界文化的胜利,是世界东、西两个民族文化水乳交融的一次里程碑式的胜利!或许,在“木兰”身上所体现出的孝道和忠君的情怀也是其他民族、其他文化与我们所共通的道德标准吧!所以,《花木兰》这部取材自中国古代的动画电影才能够具有打通文化隔阂、打破信仰障碍一往无前的巨大力量直...
6、埃及王子
在动画制作领域唯一能与迪斯尼抗衡的恐怕就只有“老斯头”的梦工厂了!看到了《狮子王》的大获成功,梦工厂岂能就此服输?1998年,同样系出名门取材自圣经《出埃及记》的梦工厂力作《埃及王子》便粉墨登场了!影片得到了预想的成功和高票房成绩,伴随着玛丽亚·凯莉和惠特尼·休斯顿两大天后合唱的主题歌《WHEN YOU BELIEVE》,《埃及王子》也随着那优美动听的旋律永远被世人所铭记于心!
7、僵尸新娘
《僵尸新娘》是鬼才导演蒂姆·伯顿最具才思的一部木偶动画片。无论从何种角度上,《僵尸新娘》都是一个奇迹。它所具有的元素丰富、复杂,那些关于一部蒂姆·伯顿电影的所有表述:古怪、创意、童话、黑色幽默、商业剧情、华丽的音乐歌舞表演等等,你都可以在这部影片中看到,但它们又是那样的截然不同。人类世界充斥着铜臭与灰暗的气息而鬼怪的世界却满含着温情蜜意和趣味丛生!毫无疑问,这种颠覆性的强烈对比为《僵尸新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感性冲击!
8、机器人总动员
《机器人总动员》是一部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动画片。导演将深刻的内涵孕育在了这样简单而欢快活泼的一段情节里,在轻松搞笑的故事中给我们带来了深层次的思考。影片刻画出了被糟蹋的不成样子的地球和人类自身的贪婪与堕落,但同时影片也传达了人性中非常美好的东西可以改变这个世界,比如说:“爱”!两个感受到爱的机器人为我们开创了生存的新纪元,人类最终重返地球,重建家园!
9、千与千寻
宫崎骏最具影响力的鸿篇巨著!《千与千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日本动画电影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明显带有仁爱的关怀更满含着哲理性的深度思考。在这部电影里,战争被隐喻成心灵的磨难,自然被纯真替换,那些远去了的古建筑是宫崎骏的一丝惆怅,因为我们已然无法回归田园,每一个人都不能避免成长。在人与自然的对决中,疲惫的宫崎骏回到了现实世界,他决定用成长的主题去实现自己对世界的怀疑,因为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小千,那么人与自然就纯洁的浑然一体了。
10、狮子王
《狮子王》无愧于一个称号,那就是“世界第一动画片”!取材自莎士比亚名作《哈姆雷特》的《狮子王》成为了迪斯尼动画史中名副其实的一座里程碑。在二维动画即将退下神坛的那个时代,《狮子王》为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带来了最后的高峰!不过,即便是三维动画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仍旧无法淡忘十几年前的那部《狮子王》!为了这部《狮子王》剧组中的主创人员在非洲大草原连续花费了五年时间来拍摄狮子、跟踪狮子、研究狮子!正因为有了这些勇敢而辛勤的人们,才有了日后片中那些惟妙惟肖、威武逼真的狮群!让我们向这些不惜用生命来追逐完美、创造奇迹的人们致敬!
一二三年级画芒果娃娃?
123年级画芒果娃娃?
很简单,不过呢,一年级画的很丑,一年级就随便画画图上和芒果的颜色就好而已了,二年级了,比一年级好已被而已,三年级呢,画的很好看的他们那些画出那种卡通有点小小的那种,就只有十岁大的小朋友,眼睛大大的,然后呢,穿的是芒果颜色的黄色衣服裙子,然后呢,黄色的大眼睛,黄色的头发,还有黄鞋子,画好就可以了,这就是一二三年级画的芒果娃娃啦
绘画真的需要天赋吗?
经常听到很多“学艺术是需要天赋的”、“只有有天赋人才能成为大师”之类的话。
童鞋们也经常会给肥皂君私信说:“觉得自己没有天赋,坚持不下去了”、“我再学也当不了画家,还是不学了”、“我没有朋友学的快,是不是我没天赋,他有天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天赋到底是什么?
还有,我们是不是把天赋看得过重了?
1、天赋是什么
先别嚷嚷天赋很重要,很多“天赋轮”的人,自己都不知道天赋到底是什么!
有的人说,天赋包括:色感、想象力、造型能力等等。
有的人说:天赋指领悟能力和创造能力。
有的人说:你坐那里画10小时的作品,别人5小时画出来,这就是天赋的差距。
有的人说:很多人都有“画着画着就画不下去”的经历,所以对画画一直报有极大的兴趣就是天赋。
如果仅仅以写实为标准的话,国内很多美术生画得都非常好,这世界上写实能力强的画家更是多如牛毛。他们就是有天赋。
如果以原创为标准的话,很多漫画家画功不好,故事却说的很好。他们就是有天赋。
艺术是一个很奇妙的领域,天赋的概念非常模糊,其实不管用什么判断,都不太公平。或许这个方法更合适:在画画2个小时以后,你是感到越来越烦躁不安,还是越来越兴奋、停不下来?后者,很明显是艺术天赋者,对艺术天生有一种热爱。
不管怎么样,天赋只适用于成功之后的赞美,不适用于失败的借口。
一位画家要学会用眼睛,而不是用手来绘画。他看到的任何东西,如果观察的足够清楚,他就可以把它画下来。把这件物品画下了的过程也许需要大量的心思和劳动,但是不会需要比他写自己的名字更加多的劳力和灵活性,清楚地看事物十分重要。
——墨里斯·格罗舍
2、天赋到底有多重要?
有人说:天赋是1,后天是0,没有第一个1,后面的0都无从开始。天赋对于艺术是硬性要求。
其实在任何领域,包括艺术,只凭天赋并不能成为大师,天赋只能让一个人起步早,起步快,也能走的更远一点点。
想成为世界性大师,天赋重要吗?不得不说,确实重要。
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插画师,天赋重要吗?平心而论,没那么重要。
一些关于技艺上和方法上的造型能力。比如一味靠临摹使画面的效果整洁干净,或者造型准确无误,但这样反而会让我们局限于技艺这个小范围内,无法从创新、创造方面获得突破。
3、努力没用?
学习任何学科都是需要努力的,基础学习层面,天赋不是很重要,顶多花的时间比有天赋的人要多一倍或者几倍罢了;但是到了发散思维,和自由创作的阶段,就可以明显感觉到有天赋和没天赋的人差距有多大了。
所以说,我们努力,一定要有方向,不能用蛮力。知道自己缺在哪个方面,就像哪个方面努力。跳出舒适区,去练习自己不熟练的部分,这是第一步要做的。
应该说中国不缺努力的人,经历过中国式高考的人都知道。但在艺术这个充满灵性的领域里,努力却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艺术是生活凝成的结晶。真正的艺术大师,艺术中无时无刻有着生活的影子。他们的生活历史就是自己的艺术史。
对于我们来说,只要在画画的时候感到愉快,这就够了。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迷茫中稍微有一点方向了呢?
不要着急,如果你一直玩游戏的话,每天打一只怪也总会升级的,升级了就会有技能点呀~技能点只会越来越多,画画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如果短时间内就可以成为大神,那么满大街都是大神了yoo!
所以问这个问题不如这么说,大概学到什么时候才知道自己可以画的很好,当然答案是:每天都在进步,至少坚持一年你可以比原来好很多,这个就是第一步成功了。
每天更换微信头像?
每天换头像,其实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心理。换什么样的头像,就表达着目前什么样的心理。
虽然微信头像呈现的信息比较单一,但它的确是识人的方式之一。因为我们传递给外界的任何一个信号都是对自己的一种说明,它代表着你想展示给他人的形象,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自拍&自己的照片一般而言,会用自己照片做头像的人都会有比较强的自我意识,他们愿意表达自己,愿意交流沟通,渴望与他人产生联结。但同样是使用个人照片做头像,照片风格不同,想表达的东西也有所差别。使用自拍或者大头照的人,不介意放大展示自己的面部特征,要么是比较自恋(自恋是中性词),要么心态更为开放、没那么在意别人的眼光。
而用半身照、全身照、旅拍照等作为头像的人,相对自拍头像而言,性格更为温和、含蓄,没有那么自我中心,对自身形象的认识更为客观,但是也懂得扬长避短,更注意展现给他人正面的形象。还有一种比较特殊,虽然是用了自己照片做头像,但照片要么是背影,要么是用大墨镜、手遮挡脸部大部分信息,让人根本看不出这是明星还是路人。
他们的内心就比较复杂而矛盾了,一方面渴望别人认可,一方面又羞于展示自己的全貌,想保持神秘,同时他们大多伴有对自己的不够自信。这样的人接触起来要稍加留意,往往比较玻璃心,自尊水平又极高。
动物&宠物图片喜欢用萌宠做头像的一群人,极有可能宠物就是自家亲生的。他们大多不擅长社交或不喜社交,被动,孤僻的可能性大,内心有纯真的一面,渴望被表扬、赞美,交流姿态比较低,不易与人起冲突,但也很难与人快速熟络和亲近。用动物图片做头像基本是出于喜爱自己的宠物或动物,所以索性用爱宠照片做头像,一方面自己看着开心,另一方面也想展示给他人,渴望宠物得到别人的喜爱、认可。其实这是一种投射,更深层次的想法是希望自己被认为是可爱的、温顺的、调皮的、呆萌的,但自己也像动物一样弱势,需要被照顾、宠溺,也有不能完全与人类融入的孤独感。
卡通形象没长大、长不大或者不想长大,愿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偏宅,思维方式接近二次元,有奇怪的、大多数人不懂的梗和笑点,凭喜好结交朋友,熟人面前放肆,不熟的人面前很容易紧张、羞怯甚至退缩,缺乏耐心,三分钟热度。他们大多对自己的社会属性和职业属性缺少深度认同,也对自己应付生活的能力保持怀疑,不是一个非常有自信的人,但同时又为自己的卑怯和软弱而着迷。
表情包头像活泼、开朗、热情、好动、善于交流也追赶潮流,但是没什么长性,头像更新频率主要取决于新晋表情包的热度。幽默感足,个性鲜明,乐于彰显自我,喜好结交朋友,往往属于自来熟型,更新朋友圈频率较高,在各大群里跟谁都认识,参与话题讨论热烈且频繁,私聊里最擅长斗图及讲段子。如果你心情不好,我建议你点开一个以表情包做头像的姑娘小伙,没准儿开阔了心境,还能成就一段缘分。
明星&爱豆照近年来,随着各种进口、国产老公的风靡,很多男孩女孩的微信头像变成了他们的爱豆。一般而言,选择爱豆&老公作为头像的女生,大多是梦幻型选手,现实感较弱,少女心重,有成瘾特质,爱美,爱打扮,有自己独特的小情趣。选择明星爱豆做头像的男生,还真没办法一刀切的分析,还要视明星类型而定。不过一般来说,他们性格会比较执着甚至固执,纯直男体质,有视作高于生命的兴趣爱好,且愿意全情投入,这个兴趣爱好也可能是自己的事业。如果恋爱的话,很可能会让女朋友感觉在守活寡。
合照跟伴侣的、跟孩子的、跟父母的、跟闺蜜的、哥们的、宠物的…不论是跟谁的合照,只要头像中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生物,都可以归类为合照。这样的人大多缺乏安全感,独立性一般或者较差(不绝对),看重关系,依赖他人。他们很可能没有特别突出的个性或是特长,在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比较平均,虽然平凡,但是他们也并不十分在意个人成就,他们最大的快乐和幸福往往来源于跟他人的互动以及关系的建立。
物件比如手串儿、美食、酒杯、毛绒玩具…等等,大多就是表明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喜欢的生活方式,也有可能头像里的物件是份纪念品或者具有特殊含义,可能是示爱、炫富、怀念、祭奠等等,只是含蓄而隐晦。所以,这样的人个性比较低调,不张扬,不善言辞,内心善良却不够开放,习惯与人保持一定距离。
影视剧角色但凡用这样头像的人,都是有相关经历,或者是想通过这个角色展示自己性格的。同时,也是用头像来辨识同道中人,毕竟你喜欢的角色和作品也说明了你的品味,这可以帮助你迅速找到同类。这样的人非常在意精神交流,慢热,敏感、细致,但通常比较被动、保守,自尊水平也比较高。
不知所云的头像抽象画之类盯住看一小时也不知道是什么的图片做头像,少见,但依然存在。这样的人个性强,特立独行,又常见愤世嫉俗或与世无争的特点,对事物有独特见解,但未必喜与人交流,自视甚高,从事的行业也比较冷门。说话做事也常让人琢磨不透,常常透露着看透世事的苍凉感,但他们往往年纪较轻。
你从哪个瞬间开始决定不化妆了?
1. 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在用双眼皮贴。理由很简单,这玩意起初给了我极大的惊艳感,几乎胜过此前使用过的任何化妆品。
我头一回知道,我眼睛的轮廓可以那么深,画完眼妆可以如此神采奕奕,要知道,我本是那种镜头下极度吃亏的双眼皮,现实中看还有几分灵气,拍起照来双眼皮干脆连带眼睛离“脸”出走,大眼睛真的很加分,而一道明显但不过分的双眼皮无疑是成就大眼睛的最大开挂项,那段时间我接长了头发,整个人都焕然一新的,想要靠近我的人也格外多。我把这一切都归功于——我学会了贴双眼皮贴。
2. 再后来,这种初尝甜头的欣喜逐渐发展成对镜头下也不会消失的双眼皮的执念,我没日没夜地用着双眼皮贴,我要保证自己出现在每个人面前都是拥有明显双眼皮的样子,即使——对方可能根本没注意到。
我就像一个整容上瘾的小姑娘,离了双眼皮贴,便不能过活,如果我没贴双眼皮贴,那我的眼神势必躲闪,我甚至不愿抬起头来,那阵子我的审美特别单一,唯一的标准便是双眼皮明显与否,每每见着那种标准又漂亮的双眼皮,还会从心底渗出由衷羡慕以及自卑。
3. 用双眼皮最大的坏处呢,是眼皮会越来越松。久而久之,我原本的扇形双越来越窄,松弛下来的眼皮让眼睛愈发无神,甚至还有点显凶。
于是我对眼皮的焦虑感越来越严重,甚至到了无法直视镜子中不贴双眼皮贴的自己的地步,明明从小到大,我被许多人夸过眼睛好看,明明在用双眼皮之前,我一直认为眼睛是我脸上最出彩的部分,这种落差感时不时地攥住我,甚至影响了我的生活。
4. 一直到今年寒假,我才与拥有窄双眼皮的自己和解。倒也没什么特别的契机。我也想有那种真爱抱着我,说我就爱你本来的样子,然后我瞬间醒悟的高光时刻。但没有,只能靠自己想开。我逼了自己一把,像不会化妆时一样素颜出门。一开始当然很不习惯,我就告诉自己没关系,慢慢来。
像脱敏治疗一样,今天跟人对视得久一点点,明天再久一点点,今天少想几分钟双眼皮的事儿,明天再少想几分钟。起初是,我强迫自己不在意化没化妆这个事儿,我假装自己不在意化没化妆这个事儿。
一个寒假下来,不知不觉地,我好像,真的不那么在意了,我开始用我并不精致的眼睛注视他人,我也不再在意自己哪个角度的脸型顺眼些。而我赢得的好感,并不比全妆时候的自己要少。
与此同时,我在微博上关注很多不那么精致,却各具风情的姑娘,她们或多或少有点儿小缺陷,有的眼角也有内眦赘皮,有的鼻头圆钝,有的脸上有小雀斑。
但不影响她们的美的,她们有的苹果肌饱满得像等待采撷的果实,有的嘴角的弧度似月牙弯弯。她们甚至比那些精致得如同雕塑的女孩儿,更多了一份生命的张力。
5. 在这段时间里,我逐渐摆脱了化妆这件事对我的影响甚至控制,也有了更多时间去静下心思考,某天上午风和日丽,我穿了条黑色长裙出门,下午暴雨袭来,等我傍晚回寝室时,路上已满是积水。
我心想,糟糕,我的裙摆一定被毁得一塌糊涂,不能看了。一想到这点,我走路都开始不自在了,然而回寝室发现,裙摆并没有像我想象中一样被弄脏,但这种糟糕的错觉却着实令我束手束脚。
6. 回想一下,我自觉状态好的时候,整个人的状态是放松自然的,而我对自己不满的时候,状态往往紧张拘束,作祟的往往不是小问题本身,而是心魔。
不贴双眼皮贴,我逊色不了几分,心魔的存在,才是令我整个人黯然失色的关键所在。
7. 宇宙多奇妙,你置身于宇宙中,即便微小,也已然是美好本身,但你要知道,在你之外,有更多美好等待你去探索,大可不必将目光局限在自己的身上,束缚,甚至限制了自己,我当然还是会时常化妆,只是化妆与否,已不是什么要紧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