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yTheme

卡通人物乐器的简笔画(卡通人物乐器的简笔画图片)

卡通人物乐器的简笔画,艺考这条路到底怎么样?

艺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依然需要付出很多东西!在选择之前您可以参考下下面的文章,希望您能考上想上的大学!毕竟众所周知,艺考不易!

卡通人物乐器的简笔画(卡通人物乐器的简笔画图片)-图1

艺术生,总是一个争议颇多的词汇,热搜榜上只要出现,评论必然分为两派。

一派心疼艺术生,认为她们付出了比普通学生更多的努力,也理所应当得到更多的机会;另一派鄙夷艺术生,认为那是成绩排行榜底端学生退无可退的选择。

部分人对艺术生的偏见

在不少人的既定思维中,认为学艺术就是不务正业!

认为文化分低的人,才会去学艺术,是一种逃避文化课学习的选择,是为了更加轻松考上大学的投机行为!

不可否认,的确有少部分学生抱着逃避、投机的想法选择了艺术,但更多的学生还是为了追求他们的梦想,医生、律师、警察是梦想,画家、演员、舞者也是梦想,梦想不分贵贱,同样值得尊重。

美术生:追梦路途崎岖,但他们愿在风雪中前行。

有一个地方只有美术生才知道——集训营。

集训过的美术生每天都是早上五六点起床,晚上都是凌晨一两点睡觉,每天都要画各种静物水彩、速写、素描、各种临摹,课后还会面临老师布置的一大堆素描、速写、水彩的作业。高强度的训练,让他们根本没有充分的休息时间。

由于太累在画室里睡着的美术生

集训画室里的美术生,每天都是手上沾满了铅笔印记,身上蹭满了水彩颜料;外出写生时一坐一天,饭不应时,脸冻得麻木,手冻得发紫,但为了追寻梦想,他们唯有坚持。

由于想把画画好,手都冻得发紫了

在画室里,每一次绘画就是一次考试,每一张画布就是成绩的榜单,日日画、时时考,你若画得不好,就等于失去了一半的尊严。

老师对孩子严厉的教育

当压力太大难以承受的时候,跟朋友打着电话都会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但泪水过后,还是要负重前行。为了提高、为了超越、为了梦想,唯有坚持。

因为压力太大崩溃了

肩周炎、颈椎病、近视眼,这些职业病画画的人多少占有1-2个。每次都是长达3个小时不停歇的低头画画!反复不停地眯眼睛看东西!平均完成一幅画需要抬手5000次,一种颜色调上十几遍……而他们要付出的努力还远远不止这些。

美术生一般都患有肩周炎症

美术生的学业考试远没有想象中的那般轻松,文化科目都一样,还少了超过一半的学习时间,分数却只低一百左右,更要专业、文化都通过!

即便在双重考试任务下,不乏有两者兼优的存在,他们的目标是国美央美,为此他们一路披荆斩棘。

美术生的求学路,真是没那么简单。

美术生拎着画具赴雪赶考

舞蹈生:纵使前路坎坷,她亦无悔追梦

下面是一名舞蹈生的自白:

"我们会忍受别人无法想象的苦,为的只是让腿控得高一些。

我们会藐视曾经流下的血汗,为的只是让我们的舞姿更加优美。

我们为了让自己的柔韧性很好,

忍着疼痛把腿、腰、肩、脚背压到了非正常状态。

舞蹈生忍着疼痛在拉练

我们为了让自己的技巧更加娴熟,一次次的练习,

每一次摔在地板上的疼痛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我们就算心理承受了再大的委屈和伤心,

就算留下了再多的泪水只要音乐响起我们依然会忘记所有灿烂地笑。

的确,我们的文化课比其它人薄弱了些,

但我们已经抓紧时间补救了。

练舞的同时依然不放弃学习

同时,在舞蹈中磨练了刻苦的意志和永不服输的精神。

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也许我们会对着镜子练习百次千次。

留下的汗水湿了我们的衣服、头发。

对练舞蹈的女生来说,没有月经期,

就算那个来了我们依旧练功依旧在地板上摸爬滚打。

舞蹈生在哭诉自己的艰辛

还记得学习舞蹈时为了我们的软开度,

我们为了那撕心的疼痛流过多少眼泪,

即便流泪、即便哭喊我们依然哽咽着完成老师要求的动作。

课堂上我们承受了多少老师的棍棒、辱骂。

用辱骂来形容,因为专业课老师大多要求苛刻,

言语刻薄丝毫不会给人留任何情面。

练习芭蕾舞蹈生的脚伤痕累累

我们不是不喜欢穿短裙,只是长期跪地和完成技巧的膝盖不在白皙光滑。

我们不是不喜欢谈恋爱,只是太多的时间都泡在了练功厅。

我们不是不喜欢睡懒觉,只是对软度和剧目来说没有明天再说。

我们不是不喜欢吃美食,只是为了我们的身材就必须要经得起诱惑。

舞蹈是一个看似光鲜实际却心酸的选择。"

在练舞房等待训练的舞蹈生们

学舞蹈的人通常身上都会散发出一种迷人的气质和强大的个人魅力,其实这种身上自带的特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舞蹈生们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培养出来的。

美丽的背后,是她们为了追求梦想所挥洒的汗水、流过的眼泪、累积的伤痕!

音乐生:逆水行舟,激流勇进

都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艺考更是万马千军过钢丝索。

你不知道音乐艺考生为了能够提高专业成绩,背着大包小裹离开父母,独自去到培训班集训!

你也不知道他们每天早上起来需要开嗓子练声乐吧!

你更不知道他们,从早到晚都在学习听音,乐理,视唱!

练吉他起了很厚老茧的手

有的人为了练好一首吉他曲从早到晚拨弄着吉他,十个手指头能够弹出美妙的吉他曲并不是那么简单,可能要花上几个月的时间练好一首曲子,只是为了考试时的两分钟。

有的同学在考试的时候,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寒风中等待,其实只是想在考官面前展示自己,那也不过只是一两分钟的才艺表演而已。

辛苦练习好几年,才艺表演两分钟

所以学音乐艺考也一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吃得了苦受得了委屈。别人都在进步,你不努力去拼,就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此哪怕再疼再苦,含泪也要坚持下去!

他们为了心中的那个执念,

即使跳到受伤依然舞动心中的梦想!

即使唱到喉咙咳血也依旧放声高歌!

即使画到满手是血也不愿放下手中的画笔!

梦想,没有捷径!

因为,他们都是在路上逐梦的少年们,只是选择不同而已。任何值得去的地方,都没有捷径!

请大家对这群追梦路上的孩子们少一些偏见、误解,多一些鼓励、支持。

愿他们追梦的道路上少一些崎岖、苦涩,多一些顺境、机会。

祝他们在今年的艺术校考中都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希望大家能够关注我们,小熙每日为你带来最新鲜、最热门、最有趣的要闻解读!

如何看待谷歌新推出的猜画小歌小程序?

想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玩机技巧、数码评测、科普深扒,可以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们的头条号:雷科技

-----------------------------------

今天上午,突然有一个小程序火了。

这个名为“猜画小歌”的小程序横空出世,瞬间霸占了我们的朋友圈,成为继“跳一跳”之后的又一个潮流热点。而让人惊讶的是,这个现象级的小程序竟然是由谷歌出品,准确说是由Google AI团队推出。

这款小程序只有一个玩法,而且玩法也看似很简单:由提示语画出具体的事物(可能是具体物件,也可以是大致的意象),再由AI判别画作和提示语是否符合,如果符合的话就会通过进入下一关。

闯关类的游戏风格外加超低的上手门槛,让这款游戏瞬间刷屏朋友圈,成为讨论的热点。小雷作为成功闯关32关(也就是画对了32幅画)的用户,也为大家带来了第一手的攻略,帮助大家在闯关过程中拔得头筹。

通关最快捷办法是求助百度?

在游戏中,随着画对次数的提升,我们的题库也会逐渐解锁,同时我们有可能会遇到的提示语也越来越多。对于一般的玩家来说,没有谁是百科全书,也不可能知晓全部提示语的具体形象,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求助一些搜索引擎,例如百度。

比如一些音乐乐器,什么小号、大号、萨克斯,对于一些非音乐领域或者对这方面不了解的玩家来说,根本不知道具体形象,想画也无从下手。这个时候在百度上一搜,然后看看细节特征再进行画作或许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我的萨克斯VS百度上的萨克斯)

但多数情况下,遇到自己不清楚的具体事物,这一局几乎就只能从来再来了。因为整个画画时间只有20秒,本来时间就非常仓促。如果再百度、找图片、再画画,时间肯定是不够的。因此玩这个游戏的话,自身的知识越是丰富,那么就越有利。

我们需要回归童真

从游戏时间我们也能知道,想在短短20秒之内将画作画得详细是不可能的。小雷告诉大家闯关的诀窍,那就是拿出曾经我们在小学乃至幼儿园的画作技巧来,尽量画简笔画,而且需要对准提示物的特征。

比如,在题库中有一题是“警车”,如果按常理来说这是非常难画的。但结果却是,我们只要在很基础的车子意象中加入一个“警灯”的类似细节,那么AI就能自动识别。由此可以推测,这个游戏不需要画作的形有多么贴合,要求的只是一些特征点需要符合。

因此我们不妨拿出小学生水平的画工,用言简意赅的图像表达提示语,既可以省时间,又可以增加通过率。

此外,如果利用S Pen等辅助画笔确实能够画出更好看的图像,但对于这个游戏来说帮助并不大。因为游戏不要求图像有多精细,但一定要画对特征点才能够顺利通关。

多试两次,可能有奇迹

然而让人比较恼火的是,AI始终是AI,有些我们认为比较和提示语比较符合的画作,却无法得到AI的肯定。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画面左上角的“擦除”,然后重新画一次,往往第二次输入就能被AI识别,从而通过了识别。

(袜子画得那么像都无法通过,服了)

如果还是不行,那么就需要想想是有哪些特征点没有画到点上,并快速作出修改。但受限于时间,当一次识别不通过之后,基本上这把就悬了。

珍惜你的第一次机会

根据经验来看,刚开始玩的时候提示语还是比较简单的,具体表现为有具体的形象,而且难度也不高,我们只需要点对点操作就能通过。随着等级的提升,提示语变得更加抽象,甚至出现了一些比较匪夷所思的提示语,例如“动物迁徙”、“山羊胡”等,实在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胡子”到底怎么表达?)

说到底,这和一些问答类软件的思路其实差不多,只不过是形式有一些创新而已。而画画这类形式让游戏答案变得更加开放,某些场景来说降低了难度,但某些场合来说却增加了难度。

醉翁之意是在?

如果是由其他公司推出的类似小程序,很有可能不会引起如此大的轰动。猜画小歌所以能够瞬间爆红,相信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这是由谷歌推出的小程序。

本次猜画小歌小程序的上线,除了展示了谷歌那深厚的人工智能图像识别能力外,还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这会是谷歌回归的某一个征兆么?

结合此前谷歌和京东合作的新闻,这样的猜测确实显得非常有根据。但谷歌是否回归中国,虽然看上去是立场问题,但实际上还是利益问题。如果谷歌想要回归中国,那么做法也会和苹果差不多,在数据的管理上无法再独揽大权,而是要和中国政府达成某种程度的合作,成立个合资公司,或者直接交给国内的企业的托管等等。

这样的做法对于谷歌这么一家以互联网、以大数据为生的企业来说,是非常为难的,至少从目前的消息来看,谷歌无意妥协。但猜画小歌这款小程序的突然出现,可以看作是出现了转机。

即使谷歌无法短时间内回归到中国,但是技术还是可以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中国的。我们可以知道的是,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由谷歌推出的东西出现在国内,照这个趋势看,谷歌回归可能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你的专业知识能帮到你什么?

俗话说,不会摆摊的老师不是好园丁。老师摆地摊,可以干点啥?辅导作业?代批改作业?这个太没想象力。

经专业资深练摊者指点,@齐鲁教师说,老师们改完这摞作业,也去摆摊吧:

语文老师

语文老师能干的太多了!

小烧烤,烤面筋,烤冷面,小冷饮......不会做?网上有攻略呀!这些小吃小喝制作的攻略,属于非连续性文本,解读到位,说不定还可以开一堂《地摊美食制作攻略》解读课!

不好意思?抹不下面子?不不不,多年教师生涯练就的厚脸皮,正好用在地摊里摸爬滚打!

想找点擅长的本行?那就更容易了!代写发言稿,承接婚庆、大小会议主持,文案创意构思,绝对行业新星,地摊翘楚!

稿子写起来太长,那就专业起名!保证顺应时代趋势、有新意、有创意!一辈子点了那么多名,保证知道哪个名字容易考上大学,可以光宗耀祖!

数学老师

数学老师摆摊卖啥?

这个,还真有点难度。除了算账,数学老师可以卖鸡和兔子,按脚卖,肯定算不错!

还可以卖水龙头,免费安装代算节水功率那种。一个水龙头进水,一个水龙头出水,开了3小时,澡盆里有多少水?一天节约一盆水,一个月能省多少钱?数学老师绝对免费帮你算得清清楚楚!

还可以干点啥呢?卖果汁,一杯100%纯苹果汁,加多少毫升水,可以保证50%的利润?数学老师,一定不会做赔本的买卖!

不会吆喝?可以找语文老师代写文案呀!没钱支付文案费用?你可以帮语文老师算算账,做个财务报表,不就抵了文案费?

这么一看,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是天造地设的地摊CP呀!语文老师再也不担心账算不明白,数学老师再也不担心不会宣传!

英语老师

英语老师就比较惨了。

给其他摊主当翻译?这年头,谁还听不懂两句How much?谁手机里没有翻译APP?

思来想去,英语老师去卖个资料好了,托福雅思四六级,剑桥新概念也没问题。哪个英语老师书柜里不存了一堆没做的资料,此时不卖,更待何时!

还有英语老师把这些资料做过了?那就更没问题!学霸笔记!好似开过光的护身符,妥妥地卖个好价钱!

科学老师

科学老师说,卖动物卖植物,咱都没问题!动物卖活的,还是分割的,要前蹄不给后蹄!植物,根茎叶,各有各的功效,吃瓜还是吃花,十字花科还是裸子植物,要不铁线蕨来一份?

想要点有科技含量的?那就现场摆个实验摊,魔术大师变出来!液氮还是二氧化碳,凸透镜凹透镜潜水镜天文望远镜一波走起?

科学老师的地摊,最有科技含量,一不小心,就能成为整条街最靓的崽。

音乐老师

音乐老师开始手舞足蹈,广场舞领舞在地摊更有用武之地!

钢琴古筝小提琴了解一下?珠江卡哇伊还是雅马哈?音乐老师一出手就是大买卖,卖一架钢琴,就拉高了整条街的营业收入。

没有钱进货,乐器没法卖?那就卖艺好了! 到语文数学老师的摊位前一展歌喉,说唱rap古典民族,各种唱法唱尽摊位服务,绝对爆红全街,成为地摊网红景点!

体育老师

摆地摊,那绝对是体育老师主场。足球篮球乒乓球,跳绳毽子呼啦圈,这些就够摆满摊!

跟着他左手右手再来一个慢动作,灌篮花样跳绳保证让顾客应接不暇!

上了一天班太累,晚上摆摊不想说话不想表演想做个佛系摊主图个清净?那太容易了!帮人站站场子当个保镖,体育老师往那一杵,买东西再没有逃单的,卖小吃的再没有吃霸王餐的!

友情提示:摆摊道路千万条,体育老师一定不要卖烧烤。烤了不够自己吃,看看体重两行泪。

美术老师

地摊,绝对是为美术老师量身打造的!

现场素描画像来一波;现场纯手工diy作坊来一波;现场挥毫泼墨字画创作来一波;想要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室内装饰、婚庆布置了解一下?

听说,还有一个快速发财致富的绝招:人群嘈杂处摆上几张字画,谁不小心踩上一脚,那可就发财了!此乃名画,你可以漫天要价,如果对方不从,可找体育老师帮忙。

此招致富效果怎么样,有待考证,因为,使用此招者,一部分在家疗伤,一部分在监狱改造。安全起见,一定慎用!慎用!

宏图一展,前途无限。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语文课本上那个学画画的王冕?

王冕,生活在元代,其人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出身贫寒,但却品性坚韧,凭着顽强意志,自学诗画,其刻苦程度,非常人所能堪忍,并终于有所成就。

王冕同情百姓疾苦,鄙视权贵压迫,喜隐居生活,做人行事不拘一格,时而豪迈洒脱,时而随性浪漫。他更是广种梅竹,筑茅造舟,弹琴赋诗,饮酒作画,仿佛一人间逍遥仙。

王冕绘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着标志性的风格特色,他擅长画花卉,尤其最爱画梅,他的“墨梅”和“白梅”,笔简意赅,富有诗意和禅意,美学价值极高。

他所独创的“铁线圈”、“破蕊法”、“除椒眼”等新画法,打破了以往画梅的固定程式,开创了一种崭新的绘画局面,对后世画梅画家有着积极的影响。

王冕运用娴熟的绘画技法,以及结合“诗书印”的扎实功底与修养,使得其提笔画梅,即得诗意妙境,令求画者仰慕不已。

他画的梅花,造型优雅却不失坚韧之品质,刚柔相济的超然智慧,在他画中得以精彩展现,这似乎也是他为人品格的自然彰显。

王冕爱梅深入骨髓,种梅画梅亦咏梅,并自封雅号“梅花屋主”,可见他对梅花之爱,绝非一般人所能比拟。

也正是由于他对梅花的情有独钟,才使得他在画梅方面,有着异于常人的观察和体会,以至达到“物我合一”的高妙境界,终成一代画梅大家。

西方艺术传统和远东艺术传统之间的本质差异何在?

在未曾真切细致地考虑这个问题以前,说到中国画和西洋美术,一般来说我们的第一印象便是:中国画多为写意,西洋画注重写实。深究下去,这种近乎固定的艺术思维模式的形成其实是依赖于一定的美学观念、审美传统与文化起源的。

【艺术思维】

中国艺术论中有几种说法:求于黄鹂之外说、形为影子说、无迹可求说。无论是认为人生皆幻,生生灭灭,流光逸影,所以要探求象外之象的“求于黄鹂之外说”,还是讲究“舍形而悦影”,突出事物难以把握的特点的“形为影子说”,亦或是倾向于不粘不滞、无往无相,因此觉得高明的艺术表现是要尽量淡去“迹”的束缚的“无迹可求说”,它们都共同表达了一个主题:中国艺术讲究“由幻境入门”,即追求一种虚而非实、无而非有、假而非真的境界。中国艺术突出幻的表达,最终是为了求真。以往每每看到中国艺术家在其作品中流露出生命如幻、人生一沤的感叹时,站在理性的角度或许我们自觉这样的声音过于哀怨而不够积极,但事实上,其目的不仅仅在艺术的表达与情感的抒发上,而在于“要激起中国艺术家的深层生命关注,激起对人的生命价值意义的寻觅”。

相反,西方艺术中关于美学的思维起源来源于哲学和宗教。亚里士多德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实体论”,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方人的美学思维。他认为,世界的本源即实体是由质料加形式所构成的,美在于事物体积的大小和秩序,秩序和比例的明确是美的形式特征。确定事物是否美,必须依据量(体积大小)的原则和秩序(把事物各个不同的因素、部分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的原则。该阶段的古典美学还认为:美具有实体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美学应当以客观的美为研究对象,探索美的本质和规律,对即便是不可把握的事物的认识也是可以用一套概念系统表达出来,这套概念系统是明晰的、具有一定逻辑一致性的。另外,西方宗教建筑重在外现人心中的宗教激情和超人性的迷狂,因此在较为早期的经典西方画作中多以宗教人物与故事为主题,且画面中的纵深式的画面布局与人物神态动作常常为读者营造出一种腾空而起、飞向天国的神秘宗教情感。

由此,可基本得出一个结论,中国艺术多受佛教禅宗中言教不真的思想影响,主张“形式即幻想”,关键是心灵的表达;西方文化的起源来自于希腊神话,哲学与宗教自然不可避免的受到了神话的影响,继而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具有美学理论意义的西方艺术。其主张“形式即规律”,秩序和比例的明确(可认知的规律)便是美的形式特征。这便是大体上统揽与指引中西美术创作的原则,它们共同构成了中西方人的艺术思维。

中国人与西方人的艺术思维有差异。恰好今天我在广州琶洲会展中心看了场艺术展,展厅角落有不少出于商业目的的品酒片区,于是在这一点上就以中西方在艺术上对待酒的态度与做法为例。(作为女生,自然不爱酒不懂酒,因此这里只关注其美学维度)酒在西方的文化与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如余泽民在《欧洲醉行》一书中叙述的那样:“酒,不仅是欧洲历史上承上启下、出神入化的历史道具,也是欧洲文化中上天入地、翻云覆雨的液体魔咒。”无论是主神宙斯酒席夺位还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醉步蹒跚,酒的印记都洒在了他们的深深浅浅的情节里。按照尼采的观点,古希腊悲剧的诞生就源于对酒神的祭祀,源于古希腊看清人生悲剧本质后的内心痛苦与冲突。虽然到了后期,领土与版图的变迁使得西方人的酒神崇拜被基督教取代了,但是酒神的形象依然没有消失,他潜入了艺术,潜入了民间。据说只需到罗马的梵蒂冈美术馆或巴黎的卢浮宫逛上一逛,就能看到无数位形形色色的酒神。可见,西方人对于酒的艺术情结同样遵循了先宗教哲学再美学的思维顺序,而且正是因为酒之于西方人如此重要,他们才将其按照秩序与比例明确的规律绘制出酒神的神话卷轴,赋予了酒可认知可想见的美学色泽。

相反,在古时候的中国情况却与之大有不同。酒,并没有成为一个具有美学意义的具象化身为人所崇拜,而是服务了古代中国艺术家的创作思源,成为更多艺术诞生的催化剂。诸如文会、雅集、夜宴、月下把杯、蕉林独酌……无一不与酒有关。仅《宣和画谱》就记载有:黄茎《醉仙图》,张妖寿《醉真图》、《醉道图》,顾阁中《韩熙载夜宴图》,顾大中《韩熙载纵乐图》等等;从古至今,文人骚客总是离不开酒,诗坛书苑如此,那些在画界占尽风流的名家们更是“雅好山泽嗜杯酒”。著名的唐朝画家吴道子便是其一,《歷代名画记》中说他"每欲挥毫,必须酣饮",而元朝画家中喜欢饮酒的人同样很多,著名的元四家(黄公望、吴镇、王蒙、倪云林)中就有三人善饮。其次,还有清代画坛上的重要流派“扬州八怪”,他们中的好几位画家都好饮酒。高凤翰就“跌岩文酒,薄游四方”;那位以画《鬼趣图》出名的罗聘更是“三升酒后,十丈嫌横”。无论是画中的醉态抑或是酣饮过后的尽情挥毫,酒在中国艺术家的笔下与墨砚丹青相融合,成为创作的题材或是伴生的灵感。酒,可饮可啜,可歌可颂,亦可入书入画。在这里,艺术依然符合中国艺术家“形式即幻想”的艺术思维。即便是那句直接了当的广告词“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也承载了“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抱负的辎重。因此,酒的形式本身不具有任何意义,它是艺术家心灵的影子,是他们情感的幻象。不像柏林的雷司令、巴黎的法国红、布达佩斯的帕林卡以及匈牙利的托卡伊-阿苏,西方的酒大多给人以浓重的荷尔蒙气息,中国的酒更给人以一种欲飘欲仙的幻象感,看似沉醉于幻中远离了真实,实则悟通法门,于思维的幻中抵达了艺术的真。

【艺术心理】

中西方艺术思维的差异进一步影响了他们对美的感知,即艺术心理。在我阅读完朱良志先生撰写的《真水无香》以后,我觉得可以大体上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美与丑,寂与闹,老与新。

美与丑。一定程度上,中国美学是以质疑美为开端的,而中国美学对丑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以丑质疑“美”和以丑规避“美”。因为,事实上在中国艺术家的眼中我们认为丑的东西不一定真丑, 美的东西也不都可靠,美丑不过是一种知识的见解,这样的见解会造成对人真性的蒙蔽。在先秦哲学中,还未曾有过哪位哲学家像老庄一样如此深入地涉入美的问题:“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美即大全”皆是老庄哲学从人的情感不确定性上看美丑区别的无意义(一人认为丑的可能在他人眼中是美的),从生命的过程看美丑分别的无定性(彼时认为丑的可能在此时认为美的),从量上谈超越美丑判断的非真实性(河伯见秋水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观于大海,乃知己丑)等不同角度探讨追求美的无意义性,其目的并非追求丑,而是在此基础上提出超越美丑之妄见的观点。传统美学出现的“丑”的思想,是天趣与人工对立哲学下的产物,展现的是中国美学崇尚自然,规避理性秩序的独特旨趣。而这与西方认为的规则美秩序美是相冲突的,从而自然造成了中西方在对待何为美的问题上的答案不同。

寂与闹。在倪云林看来,人们六根所及的世界,只是一个表面的真实。他要将这表面的东西过滤掉,从而达到萧疏冷瘦、寂寥幽阒的境界,为此才打开了通向真实世界的大门。他强调的水不流、花不开、鸟不飞的感觉并非是想把观众引领到一个新奇陌生的世界,而是要表达世界的“真意”。倪云林乃至中国艺术创造中的寂寞世界,并不追求形式的内在张力,而是意在超越包相世界,建立真实的意义世界。这一世界表达的不是儒学天地之“看世界活”的深意,而是道禅哲学的“让世界活”的无我生命观。这种“非人间”的境界被朱良志先生概括为以下几大特点:一,拒绝记述。即摆脱客观陈述使命,“无画史纵横气”。二,淡尽风烟。强调生命的超越,叩寂寞而求音。“人命短,光阴急”。寂寞,是沉默的艺术境界,一个永恒的空缺,与现实的“不相见”,任凭雨打风吹去,留下一片自由的空白,从而成就了寂寞艺术的高逸情趣。这样的高逸是楚楚可怜的高逸,是不如归去的自我放弃,表达着顾影自怜的情愫。三,绝去爱憎。这不是要叫艺术家们做一个无情无义之人, 而是要避免感情带给人的伤害。无喜怒感,便心如止水,不泛涟漪。

与之相对应的,西方艺术强调艺术对现实的再现性及真与美的功利性,因此大部分的西方著名画作中都带有当时特定的时代与人文氛围与信息,承担了画史的任务。此外,经过了中世纪的黑暗以后,文艺复兴使得人们再次从被神学的束缚转而关注人自身上来,从而进一步使黑格尔与康德的艺术体系得以完善与确立。黑格尔提出把存在于自己内心世界的东西转化为关照和认识的对象,人类里的历史、知识、艺术就是人类的自我创造,美是人的本质的外化,人在这种自我创造中获得满足;而在康德看来,美感与崇高虽有一定的区别,却并非根本对立,而是有着微妙的联系的:“美是合乎尺度的,崇高则是超越尺度的,且有一种奇特或惊人的性质,它本身不是美的,但在文学作品或造型艺术作品里表现出来,经过艺术加工,却应该是美的”。无论是哪一种观点,他们都共同表达了一种“有我”的生命观与美学观,因为他们都是从人本身出发,去认识世界(看世界活),而非还原世界的“本真”(让世界活)。即便是康德承认了带有个人英雄主义的崇高是需要超越尺度的,然而在探究美与崇高的关系这一个问题上又不得不引入具有“形式即规律”的美学意义,认为只有经过了具有秩序的艺术表达之后的“崇高”才具有美感。这样的美学观是“热闹的”,因为他引入了无可规避的秩序从而在审美的过程中将世界抽离出来与现实相见,以寻求艺术上对“美”一致的认同感。在“绝去爱憎”这一点上,中西方依然有较大的差异。中国艺术家认为只有在一片心如止水的境界下方能还原世界本来的面目,达到内心的“真”。人不可能不接触人,也不能目对繁华视而不见,旖罗艳绸就在眼前,怎能不荡起心灵的涟漪?但寂寞的艺术告诉我们,人的追求是无法满足的,脆弱短暂的人生命运是不可改变的,人无法出离生死之大海。佛教的轮回观念,就是强调一种“不死感”,以这样的信仰支撑心灵,弥补人生命的匮乏。于是,中国美学将审美体验定义为无意乎相求、不期然相会的心灵过程,强调偶然性、瞬间性,可遇而不可求。除却特殊的历史时期,西方艺术多强调人的尊严、理性、自由与思索的价值,反对禁欲,艺术作品多要求大胆的表达爱憎,即便是天界的神也有喜怒哀乐、怨尤嗟嗔。这些都与中国自古以来的艺术心理有着较大不同。

老与新。中国艺术重视老境。园林创作以老境为尚。在枯中追鲜活,在老中取韶秀。老境并不是单单对沉稳、博学的推崇,而是有天成之妙韵,具天籁之音声,意味着成熟和天全、绚烂与厚重、苍莽与古拙。“古”并非古代之古,尚“古”也并非复古,它所追求的是古淡的精神、超越的情怀。因此,在中国画中山水天地的取材多以枯山瘦水为主要面目。书法家也好追求万岁枯藤的境界。中国著名书画家齐白石老年著诗明志:“老树著花偏有志,春蚕食叶倒抽丝”,或许也能从另一方面阐述这一境界。而在西方,表现老年的画作似乎并不是很多,即便有,那画面的色彩更表现了一种向往年轻、充满希望的活力与动态的美感。

【艺术表现】

中西方在艺术思维和艺术心理上的不同最终导致了艺术家们在艺术表现上的不同,形成了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中西艺术画作,分别体现在画面布局、色彩以及艺术精神三个方面。

正如我在上文中提到的那样,西方艺术发源于宗教神话因而多采取纵深式的布局结构(即焦点透视)及明暗规则的画法,在一定程度上既符合人们的几何认知规律又创造出一种飞向天界的神秘宗教感。而西方艺术重视秩序与规律的艺术思想则体现在画面中的人物比例几乎都符合了黄金分割且人物神情饱满、十分形似。相反,在中国艺术讲究“由幻境入门”,所谓忘机是佛道,分别是魔境,画面多有大量留白且主要以线为造型,看似“虚幻”却曲径抵达了真实。因此,中国画的画面布局讲究的是“疏能走马,密不透风”的排版,书法也讲究“藏头护尾,力在字中”的原则,都是这种幻境入门艺术思想的体现。而西洋画基本上只谈空间,不讲空白。

在色彩方面,同样受到“由幻境入门”思想的影响,中国艺术产生了一些特别的形式感:中国绘画从整体发展趋势上说,渐渐淡去了浓丽的色彩;由丹青到水墨,这主要是“解得色染皆虚空”后的结果,而不仅仅是材料变化所带来的。而西方绘画多大胆取用夸张明丽的色块,丰盈而充实。

在艺术精神方面,西方画作多给人以一种狂放不羁、大胆夸张的艺术张力且画面的精巧细致给人以一种精致不染的美感。而中国艺术家在无迹思想影响下,书画中更多了一些禅风禅骨以及独特的内蕴。在中国画中,诗词、印章、书法往往是画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不仅仅丰富了画面,迎合了中国传统审美需要,更增强了中国画在艺术上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中国艺术家在尚拙思想的影响下,认为“大巧若拙”,最巧的巧是天巧,拙是生命存养之方,强调回复生命的本然,因而淡去过多的表现技巧。生命颐养之学成为了中国美学的重要内容,护持生命不是为了延年益寿,而是自立于世界之中,奉行无为之法,处处藏有机心反误了卿卿性命。这是中西方美学的重要差异所在。

至此,综上所述,由于中西方美学传统与文化起源的差异造成了彼此在艺术思维上的差异,中国艺术家认为形式即幻象,美在虚幻之外;西方认为形式即规律,美是可以秩序化的。艺术思维上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双方在艺术心理上的感知出现了分歧,进而开始了美与丑、寂与闹、老与新的讨论,也造成了中西方不一样的审美体验。艺术思维与艺术心理共同影响着二者在艺术表现上的迥异,最终创造了布局、色彩、精神上各自绽放光彩的艺术风格。

然而,不管是在中国亦或是西方,艺术作为一种文化都在随着时代不断的变迁与更迭,即便是主流的共性也不乏个性的插曲,彼此的差异在逐步淡化,在互相融合中亦有所创新。诚然老庄哲学与禅宗佛教理论对中国艺术思想影响深远,却也不乏中国艺术上来自其他派别的声音:

与追求“无迹”“无声”“无色”“尚拙”“尚古”的艺术思想不同,儒学将美的追求提升到载道的高度,以乐治国的传统,其实就是借助于美的力量。所谓礼由外作、乐由内作,将修身齐家等人伦原则包裹进美的形式中,从而达到维护社会平衡的目的。儒家美学所推崇的中和之美,强调适度的情感表达(发乎情止乎礼仪),强调温柔敦厚的美的组织形式,通过美的欣赏强化天地人伦尊卑秩序,最终使其成为装点政治教化的工具。这些当时正统艺术的画作多注重画面细节的修饰、色彩华美、布局对称,可以说一定程度上与西欧的宫廷画作特点具有了一定的可比性。再者,说中国话写意居多不等于就完全抛却了对规律的尊重。以《红楼梦》为例:在原著第四十二回中,曹雪芹借惜春奉贾母之命描绘大观园图景一事,牵带出了详细的中国“界画”介绍。界画虽是专业术语,却也不至于陌生,由北宋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便是一幅经典的界画。区别于主观写意,界画因其大部分创作主题为亭台楼阁、桥梁建筑,因而也需要透视法的技巧,只不过略微区别于影响西方的“(单一)焦点透视法”,界画往往依照行进空间变换视点,形成“散点透视”或“移动视点”。

另外,西方画作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在经历了一战等历史事件对人们思想与意识形态的强烈冲击以后,涌现出了一批极具个性的艺术家,他们一反一贯以来的审美与艺术创作模式,以更加大胆的方式表达他们内心由于战争给人们生活与心灵带来的扭曲与创伤。这类画作的人物畸形,有些甚至是反艺术的,在这一点上最杰出的莫过于毕加索的画作。野兽派、达达派、表现派、立体派、几何形体派、超现实主义派以及波谱艺术派就是在20世纪涌现的西方新新艺术派别。而在这一个层面,这类作品与中国古代倪云林以及八大山人等艺术家的思想有了一定程度上的重合。

 您阅读本篇文章共花了: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