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yTheme

qq空间的队形说说大全带图片大全集

本文目录

qq空间的队形说说大全带图片大全集,刘伯温从哪三道菜看出杀机?

谢邀!

qq空间的队形说说大全带图片大全集-图1

先把清人“疑是编造”的一段“蔑明史”小叙一下。

那日,朱元璋给“自定”的功臣们发去了一道帖子,十天之后请大家吃一顿饭。就餐地点选在南京鼓楼岗外的一个山坡上。为了增加一点“喜庆”的氛围,临时搭建了一个全木质的二层建筑,取名庆功楼。并特意嘱咐,开喝之间大家还要举行一次狩猎活动,以达到君臣同乐的目的。

十天过后,那些功臣老早就聚集齐了,到了目的地之后,却迟迟不见朱元璋。

等着焦急了,有些人便发起牢骚来,其中就有常玉春的儿子常茂(常遇春死得早)。

而刘伯温始终一言不发,信步在山花野草中,但诡异的目光始终没离开庆功楼,一会抬头看天,一会闭目沉思,这个动作,没逃过徐达锐利的双眼。

日上三杆时,在二楼赌桌掷骰子的常茂突然指着远方喊道:

“来了,别他娘的玩儿了,赶紧迎驾”!

但没说皇帝大爷来了(朱元璋比常玉春长一岁)。

当大家都在张望时,桌上的银子被他搂到了坏里。

“太不像话了,真能磨蹭”!

郭英、沐英、邓愈等补充并发了几句牢骚……。

朱元璋下了龙驾,与众人寒喧一阵后,没有上楼,直接来了开场白:

“众爱卿,朕在出宫前想了一件事情,所以晚了些。

御厨已带来了,他们去准备着,咱们先打点野味儿,谁的弓箭好,联重重有奖”!

“也没带家伙什儿啊”!

常茂说话间有些不奈烦。

“无妨,我都备齐了,还有猎狗呢,去选吧”!

“肚子都叫了,还打什么猎,知道这么折腾就不来了”!

众人七嘴八舌的选着称手的弓羽,挑挑捡捡。

“都别他娘的磨叽,快点”!

朱元璋本来就皮笑肉不笑的脸上多出了一点儿阴影,说完话,随着坐骑转瞬即逝。

守猎开始了,众人毫无队形的乱冲一通,除了几只野兔,并没有太大的收获。

刘伯温没动,一直坐在一块石头上冷冷的瞧着,因为他知道,这附近哪有什么猎物,也就是野兔和树上的鸟。他又瞧了瞧这座“庆功楼”,突然,浑身激灵灵打了个冷战。

朱元璋见只打射了几只兔子,便对众人说:

“今天不巧,没有大猎物,再射几只鸟玩儿吧”!

几人听后,讥笑起来:

“这地儿本就没啥动物,老糊涂了吧”!。

“哈哈”!

“嗖、嗖、嗖”!

随着箭雨齐发,树上的鸟死走逃亡伤,没剩下一只。

当他们收弓捡鸟时,朱元璋已带着一干人等返回去了,猎狗也不见了。

众人兴致正起,却不见了皇上,皆有些不快,将弓扔给侍卫,拉拉着脸回到了“庆功楼”。

“耍俺们老哥几个呢,不玩儿了也不言语一下”!

汤和将几只乌鸦扔给御厨后,白了朱元璋一眼。

“弟弟,没别的意思,见大家辛苦,我先回来安排几道硬菜”!

朱元璋言罢,大家陆续入座。

没想到,酒还没倒上,桌上顿时炸了锅:

“这能吃吗”!

“皇上,这啥意思”?

………………

原来,头几道御膳全是土豆纯白菜,萝卜,咸菜旮瘩等等,一点儿肉星都没有。并且,那白酒也不是琼浆玉液。

朱元璋夹起一根萝卜条,笑着对大家说:

“咋了,忘了我们穷时候,这东西都吃不着吗”?

说完,津津有味儿的嚼了起来。

其他人一脸的迷惑,谁也没动筷儿。

“哈哈”!

“真不吃啊!联是用这些毛菜清清各位兄弟的胃,都别拧着,不开玩笑了,硬货这就上”!

话音刚落,香喷喷的红烧兔子肉第一个端了上来,大家有了食欲。

酒未过三巡,第二道菜上来了……

四支烤全狗。

朱伯温看后明白了,这是狩猎的那几只狗,他一口没动。看着还带“血筋儿”的狗肉,顿时验证了心里那个想法,寒喧几句便偷偷下了楼。

在一旁始终注意他的徐达也鬼使神差跟了下去。

其他人还在划着拳,借着酒兴与朱元璋称兄道弟。

“刘哥,您今天好像心神不定,这几个月来我们哥几个和皇上多次意见不和,难不成今天这顿饭有两层意思”?

“什么意思”?

刘伯温望着还没端上去、正在烤着的乌鸦,又补充了一句:

“您认为是和解、鸿门宴”?

徐达竖起了耳朵……

“别自已为是了,都不是,但记住,回去喝时与皇帝寸步不离就行,明早府里再叙”!

说罢,刘伯温叫过侍卫耳语了一番,先行离去。

徐达丈二和尚般回到楼上,紧挨着朱元璋身边坐下。

无意间,他发现朱元璋的酒杯一口没动。

日落三竿,桌上一片狼藉,众人也七倒八歪,但还在喝。

朱元璋起身了……

眼睛里闪过了几滴泪水,但转眼即寒光一现。

徐达一直看着,既看到了那两种眼神,也抓住了朱元璋的衣袖,扶着他下了楼。

“伯温走了”?

朱元璋看了徐达一眼问道。

徐达没敢吭声,只点了点头。

两个大内侍卫走了过来,朱元璋斜了他们一眼,回头又仰望了一下二楼。

徐达头都没敢回,扶他上了龙驾。

走了三里路,身后远处传来一阵轰鸣,然后那个地方浓烟滚滚。

他惊了一身冷汗,颤抖地看了一眼龙驾。

帘子未动,但隐约听到了几声“凄泣”。

半夜,徐达就跑到了刘伯温府里。

“刘哥,他们都完了,谢谢你救了俺一命。不过,老弟有一事不明,您怎么看出来的,难不成你真胜过孔明”?

“什么呀,我只是从菜上看出了蹊跷”!

“怎么个意思”?

徐达一脸的不解。

“打猎时,狗撵兔子,兔子红烧了,那几只犬也烤了,鸟没了,弓也就收了,你不会不解其中的含义吧”!

刘伯温叹着气说完了这番话。

徐达听明白了……

狡兔死,走狗烹,飞乌尽,良弓藏。

“还有一事,刘哥为啥总瞅那二楼”?

“真笨,有一楼吗”?

当天,刘伯温告老还乡,朱元璋赐了他千亩良田。

徐达没走,自降三级,因为他得到了刘伯温锦囊上最后两句话……

“皇上最后的三道菜,如果他们都能看懂,都不会死,皇上最后是不是当着你面掉眼泪了?

“所以,你懂了,不会死,放权,但不要说是我看出来的”!

刘伯温再没有涉足朝事,善终。

徐达五十六岁卸甲归田。

这段野史,好像皇帝恶毒,群臣不礼。

然!

历史上并没有庆功楼一事,据说是清朝史官和小说家埋汰朱元璋的一种手法。也是暗寓大明遗官遗民:别愚忠了,心向大清吧!

……刘伯温年事已高,不能上朝才告老还乡,朝廷供其一家奉禄,被胡惟庸下毒没有确凿证据(朱元璋指使)。

常玉春冲锋时突然暴毙,朱元璋痛心疾首,对其后人倍爱有家,不及其父的常荗照旧被委以重任。

汤和、邓愈、郭英、沐英等开国功臣都善始善终,而且子孙安然无恙,都世代为国臣。

蓝玉做奸犯科,纵容干儿子强奸民女,为灭口,私设公堂将女子全家斩首。被朱元璋查获后,杀了了蓝玉父子及妻子儿媳四人,但老幼免于一死(没有谋逆一说)。

正史记载,开国之后的朱元璋,一直奉行以法制国,力求国泰民安。且对各种司法“重刑”都规定比须层层报请。对重臣做奸犯科都要三堂会审,其后再亲自盗督批示。

所以,有些传闻不足为信……

但信一些也无妨……。

军队里为啥把1234567890读作幺两三四五六拐怕勾洞?

当过兵的朋友都知道,在部队使用通讯手段时数字“1234567890要读成幺两三四五六拐八勾洞,这是我军独有的数字读数方法,属于标准的军事术语,主要运用于军事通讯中对数字的语音表达方式,可以用来表示坐标、方位、角度、高度、速度、代号等等含义。比如步兵在需要炮火支援时是这样向炮兵呼叫的:07-07,我是18,我是18。4号地域,3号方位物西100-远300,敌排散兵冲击队形。炮兵收到后答复:07明白,请注意隐蔽。其中的“07”读作:洞拐;“18”读作:幺八;“100”和“300”分别读作:幺洞洞和三洞洞;而炮兵指挥员接到炮击命令后下达的操作指令为:各炮注意,前方敌支撑点,表尺289,方向向左009,高低+2,4号装药,空爆引信,全连四发急促射,预备,放!其中的“289”读作:两八勾;“009”读作:洞洞勾;“仰角2”读作:正两。下图为我军正在开火的152mm火炮。

军事数字读法的原因与作用

士兵来自五湖四海,说起话来难免南腔北调。其中“2”的发音最为混乱。我们知道,很多南方士兵,把“2”读成“yi”或类似的音(如粤语)。为了避免发音混乱,通信兵就用普通话中的"两"代替“2”的读音。还有南方人发后鼻音与北方人的发音区别非常大,所以"0"就不能读做"ling"而读成"洞"。其实跟现在很多地方打麻将的时候喜欢把"饼"读做"桶"或"洞"是一样的道理。下图为参加实战演练的民兵连,女通讯兵正在使用步话机向上级汇报“战斗”情况。

在很多方言里的“b、p、m、f”发音各有不同,比如“p”是爆破音,发声清晰,于是数字“8”就读成了“怕”。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汉语韵母的频率,据研究发现,在汉语韵母中“i”的频率最低,清晰度最差,跟“a”比,“i”的发声只是“a”的一半,差了至少3 分贝。大家知道,战场上通讯时夹杂着枪炮声和士兵的说话声等噪音,通信兵如果发“i”对方可能听不清楚。通信不畅,在生活中尚且会造成许多麻烦,于是大家想出一个好办法,全面替换“i”音,因汉语里“幺”指小的意思,所以把“1”读成“幺”,“7、9、0”则根据其形状重新认读做"拐、勾、洞",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7”,由于其声母“q”发音极不分明,改用“拐”,辅音“g”的爆发声带来了宝贵的清晰度。下图为准备参加野战条件下通讯演练的陆军女通讯兵。

在战场上通讯的数字误读可能要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

在战场上通讯时倘若不使用规范的军事数字读法来报告数字,将会存在造成误读从而引起火力打击偏差甚至误伤的风险。我们以粤语为例,如果使用粤语来向本文第一段中那样向炮兵要炮,那么“3号方位物西100-远300”中的“西100”就有可能会被通讯兵误读为“西200”,因为粤语中的数字“2”发音为“yi”。如此误读造成的后果是炮兵火力打击误差达100米,这么大的误差是无法起到“火力支援”效果的,也就是说根本打不到敌人。如果因通讯误读造成本应该打到敌人头上的炮弹变成打到自己人头上,大家可以想像:全连五门152mm大口径火炮四发急促射下的20发大威力高爆杀伤弹所造成的误伤将是多么的可怕!下图为陆军炮兵营15门152mm火炮正在进行实弹射击演练。

军事数字读法在民间的运用

由于军事数字读法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在社会上也被广大百姓所采用,比如说运用最广泛的数字“1”的读法,大家都已经习惯将其读为“幺”。比如报警电话“110”、火警报警电话“119”、急救电话“120”等等,以及个人手机号码开头的数字“1”都习惯读为“幺”,假设在发生火灾时如果有人向广东人说“快打119”,而不是说“快打幺幺9”,那么很可能会让听者以为是在说“快打229”,因此数字“1”以“幺”为发音已经成为全国约定俗成的读法了。文章最后作者邀请各位读者使用自己本地的放言来模拟本文开头中提到“呼叫炮火支援”,看看会发生什么样的有趣现象,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下图为公安110指挥中心接线员,电话接通后女警的语音应答为:您好,这里是xxx市幺幺零指挥中心~~~

你还记得那个揍过你的老师吗?

首先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关于上学的时候有没有挨过老师打这个问题,我可以肯定地回答:挨过。不止我挨过,80后的同学们基本都挨过。

以前的老师打学生,有时确实出于恨铁不成钢,有的则是出于单纯的愤怒,不管如何孩子也有尊严,应该受到尊重。

一般都是读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会挨老师打的次数比较多,那时候小,比较调皮,读高点年级了,自尊心都强了,挨老师打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老师用教鞭敲学生的次数比较多,用这个比较方便。老师平时上课,用教鞭指着黑板上的板书讲课的时候,看着下面有捣乱的同学,走下来会敲几下学生。那时候教棍也很简单,随便找根木棒都可以做教棍。一学期下来,老师不知要换多少根教棍。

老师打学生经常用的另一种方式是敲“疙瘩梨”,所谓“疙瘩梨”就是把中指和食指弯曲,用第二关节敲头。我感觉这个打在头上很疼。

有的老师喜欢用粉笔头砸同学,正讲着课呢,下面有调皮的同学,粉笔头“唰”下就飞过来了,一般都丢的很准的,刚好能砸中。也有一些老师喜欢揪耳朵。

以前“不打不成材”“严师出高徒”的观念深入人心。不止我的家长,很多同学的家长见到老师,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对他严格着点,不听话就打。当然家长说的打,不是往重里打,表达了家长希望老师对孩子要严加管教的心情。

我读一年级的时候,挨过老师的教鞭棍。我一年级的老师是我爸爸的同学,“不听话就打”也是我爸经常和老师见面说的一句话。

我没读过幼儿园,直接读一年级,那时候我的确很调皮。每天早上7点到校,先去学校上一节晨读,然后回家吃早饭。第一次挨教棍是一年级刚开学不久的一天早上。同学们晨读的时候,我发现一个好玩的,用双手分别捂住两个耳朵,一捂一松,听到的声音很有趣。周围的同学一看我那么做,都不读书了,跟着这么做。被老师发现了,知道我是始作俑者,用教棍敲了我几下肩膀。应该本身就是女生的缘故,老师手下留情了,我感觉教棍敲得不疼。

后来长大了,有时我回去见到一年级的老师,她还会讲一些我调皮挨打的事。

现在三十年过去了,回想往事,当时的小黑板、白粉笔、长教鞭,连挨老师打竟然都是美好的回忆。

友友们,你们小时候上学有没有挨老师打的经历,快来回忆下童年,分享下吧!

我是@山东二妹在深圳 ,和你分享生活,感悟人生。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坚持到底有多重要?

你好:

女儿从10岁开始学习舞蹈,整整6年了,之所以能坚持到现在,那是兴趣所致。因此,这期间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不留遗憾

女儿所在的舞蹈中心成立4周年之际,李老师想借着这个机会,举行一场大型舞蹈专场晚会,以此吸引更多家长的眼球,为他们的孩子报课,从而达到招生的目的。

那天晚上,因为女儿要演出,我早早地陪她来到了临时搭建的舞台上彩排。

夜幕降临演出开始了,我坐在舞台底下观看孩子们的表演。突然,耳边传来一个女孩的声音,她说,要是那年我坚持一下学舞蹈,那现在台上表演的就是我!

身边可能是女孩的妈妈,她接过话茬儿嗔怪道,谁让你吃不了苦,嫌腰酸腿疼的,那么快就放弃呢!

听完母女俩的对话,我暗自庆幸,女儿挺过来确实不容易,至少将来提起时,不会留有遗憾。

考验毅力

那几年,舞蹈中心的老师们带小学员出去比赛是常有的事。

有一年夏天,比赛前晚的半夜,女儿中暑了又拉又吐的,还发着烧,我一夜都没合眼,又是给她找药吃,又是给她前胸后背的刮痧,好不容易捱到了天亮。

我本想跟老师请假,不让她去参加比赛了,好让老师有个心理准备,看看怎么安排队形,毕竟那是群舞,孩子们一起跳的。

没想到,女儿说什么也不肯答应非要去。没办法,我只好随着她,到小诊所打了一针,就坐上了参赛的大巴车。

要说女儿还是易晕体质,虽然上车前贴好了晕车贴,我们俩也坐在了前排的位置上,早起她什么饭也没吃,只喝了少量的水,但喝进去什么就吐什么。

一路上,女儿的头躺在我的腿上,我看着她虚弱的样子,內心无比纠结,这还有力气上舞台吗?

4个多小时的车程,大巴车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里面的大厅特别得凉快。

也许,早起打的针起作用了,女儿离开我跑到那些小伙伴中间去了,脸上明显瘦了一大圈儿,看上去很苍白。

下午2点的比赛,我让她吃些随身带的吃食,肚子里没东西,我担心她上去跳转晕在舞台上,搞砸整场演出。

女儿吃了一小截火腿,半小时后就登台了,随之而来的,我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儿,生怕她会出现意外状况。

好在一切有惊无险,她还是很完美的跳下来了,我心里感叹:女儿真是好样的!

要知道,那场舞的难度之大,是我不敢想像的:首先,每个学员头上都顶着两个碗,身体尽量要保持平衡,不然,一个不留神就会掉下来。

其次,跳到中间环节,别的小学员都下场了,她和另一个女孩子还要顶着碗旋转好多个圈儿。

我担心她头晕了怎么办?穿那么累赘的演出服,踩到裙摆倒了怎么办?

不得不说,这真的是考验学员的毅志力,否则,是坚持不下来的。

珍惜钱财

有一次,我去接女儿,还差几分钟才到下课时间,我发现别的小学员都在练习,唯独领舞的那个女孩不知什么原因,独自坐在地上不肯跳。

回家的路上,我问女儿什么原因?她用羡慕的口吻说,人家那女孩心里不高兴就不跳,即使两个老师轮番上阵说尽好话各种哄,她仍不为所动,反正就是不跳,看老师能怎么办?

我一听女儿这口气,这叫什么话?合着大人挣钱那么不易,孩子们可倒好,来这里耍牛逼来了?

我对女儿说,那个女孩即使不跳,老师的课时费照样收,看看谁的损失大?反正我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在她身上。

女儿也知道,因为她跳舞的事,她爸老是不支持,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钱的事。

所以后来,她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不能容忍自己那样作浪费家里的钱财。

锻炼自理能力

每次外出比赛,女儿都是自己收拾随身必备物品,像晕车贴,服装,头饰,纸巾,鞋子,梳子,零食等等。

如果哪样东西没准备好,她会拉一个清单,对比后,缺什么就补齐什么,这样做就避免了丢三落四的现象发生。

像有一年去石家庄电视台参加少儿春晚,有个女孩忘记拿服装的裙带了,把老师急得团团转。

没办法,最后只好就那么上去了,好在是群舞,大伙穿的统一服饰,观众就没那么注意某个孩子了。

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很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像女儿去县城读书,临走前,她自己的东西收拾的一样不落井井有条,就源于出去演出养成的良好习惯。

学会独处

去年,女儿升初三。跟她关系要好的那个领舞女孩考进了市重点中学。她走后,女儿也以功课紧张为由,不想去跳舞了。

其实,她觉得一起玩得来的朋友走了,自己单独去学舞蹈特别没意思,也打不起精神才说那样的话。

她主意已定,任我怎么劝也不肯听,我也只好依着她。毕竟孩子都那么大了,家长说多了她反感得很。

于是,当着女儿的面,我向舞蹈中心的老师说,女儿不想再跳舞了,老师听后一再的挽留,说再跳一年就上高中了,尽量坚持一下考过十级。

还有她同班一个学舞蹈同学的家长,得知这一情况后,也希望她留下来跟她女儿作伴,否则,她女儿也不想跳了。

孩子就是这样,别看家长的话她不怎么爱听,别人一劝她立马就改变主意打算继续跳了。

接下来的日子,她以为没有好朋友的陪伴,去学舞蹈很无聊。结果发现,舞蹈中心又聘请来了新的老师,很欣赏女儿的基本功,这让她又有了新的动力。

不得不承认,对女儿来说这是一次质的飞跃,摆脱了之前思想上对朋友的依赖之情。

上高中后,由于时间很紧张,女儿回来说,总喜欢自己独来独往去做事,嫌她那些同学慢吞吞的浪费时间。

我问她,那样你不觉得孤单吗?她回答说,不呀!假如跟别人结伴的话,还得处处花时间等她们,自己想干的事就做不成了,何必呢?自己有目标有计划的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挺好的。

我觉得,这也是上次她那朋友走后的经历呈现出的一个结果,思想逐渐变成熟强大了,不再想依赖任何人,只想依靠她自己。

我觉得,通过坚持学舞蹈,女儿收获的远不止这些,这对她将来的人生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家觉得呢?

我是@往后余生ZCX,有不同建议,欢迎留言。

最让人无语的真实案件有哪些?

这是一具令警方倍感疑惑的尸体。

2016年8月13日,余江县民警在206国道余江县锦江镇路段发现了一具尸体。

死者名叫陈中福,年龄71岁,就住在附近,是一个靠种菜卖菜为生的菜农。

陈中福一天的轨迹大概是早上三四点钟从家里出发,然后你就把菜拉到锦江街上去卖,卖完后十一二点回家。

发现尸体路段是陈中福每天卖菜的必经之路。民警一开始怀疑是交通肇事司机逃逸。

但是现场没有刹车痕迹,也没有碰撞产生的破碎东西。

并且,一般而言,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死者身上都会有骨折或者擦伤的地方。

可是在死者身上,警方并没有发现明显的伤痕。

在仔细对死者进行检查之后,民警终于在陈中福的后脑勺发现了一个两厘米长的伤口,但是没有很明显的出血。

与此同时,警方发现死者是光脚的,并且死者的脚底比较干净,可是在现场警方并没有找到他的鞋子。

光着脚,又没穿着鞋子。从警方的侦查的角度来判断,这个现场不是第一案发现场,而是抛尸现场。

这不是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而是抛尸案,陈中福是死后被人抛尸到了这里,有人想制造出交通事故来掩盖真相。

但如果说这是一起谋杀案,为什么老人身上几乎毫无伤痕,也没有任何中毒的痕迹呢?

如果这不是一起谋杀案,那抛尸者处心积虑地想伪造交通事故,现场又是为了什么呢?

在陈中福的身上,警方发现了170多元钱,这是他当天的卖菜所得,看来抛尸者对老人的钱财似乎不屑一顾。

据了解,死者生前为人老实,为人随和,在村里的人缘关系也比较好,几乎不与人发生矛盾,民警没有查到他杀的相关线索。

靠着种菜、卖菜,陈忠福将四个子女陆续抚养成人,不过他似乎与妻子的关系并不算好。

陈忠福跟妻子虽然没有离婚,但是分开居住几年了。

有没有可能因为与其他女人的情感矛盾导致的他杀。

但是经过调查,陈中福曾是村里的生产队长,作风比较正派,和其他女人没有情感关系。

当通常引发血案的几大原因都被排除之后,警方的侦破陷入了僵局。

而此时,有目击者向民警反映,8月12号夜里11:10左右,他开车经过抛尸路段时,路面没有异常。

而当他13号凌晨00:40左右返回时就看到了死者躺在路边,但是他当时以为是一个乞丐流浪汉,就没有去管。

初步的尸检显示,陈中福死亡时间大约是在8月12号早上,而根据目击者的描述,抛尸时间在8月13号凌晨。

也就是说,老人是在死后20个小时左右才被抛尸到马路上。

为了查清楚陈中福的真正死因,余江警方从南昌请来了专家进行尸检。

结果发现,陈忠福患有较为严重的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堵塞或严重狭窄引起的严重心肌缺血,一旦供应心脏动脉堵塞,心肌缺血就极易引发严重的心律失常,最终导致猝死。

而情绪激动、受寒、饱餐等情况都可能引起冠心病发作。

陈忠福的死因是冠心病心源性猝死,就是心脏病突发死亡。

专家对脑袋上两厘米的伤口进行检查,发现这个伤口出血量很小,血液的颜色暗黑。

而人在活着的时候,血液中含有氧气,所以出血颜色是鲜红的。

据此判定,伤口应该是死后的造成的。血没有往外流,可能就是抛尸的时候头部磕到了地上,导致的伤口。

如果陈中福是因冠心病猝死的话,又是谁把他的尸体抛到马路上,试图伪造交通事故呢?

民警判断陈忠福的死绝不简单。疾病导致的死亡,死在谁家里?从谁家跑抬出来的?

在调查中,家属提到了一个细节,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死者家属说,老人骑了一辆电动车,电动车不见了。

经过警方寻找,最终在陈忠福常年卖菜的菜市场内找到了这辆车。

看来陈忠福死亡当天,最后出现的地点,便是他天天卖菜的菜市场。

查询监控录像,陈忠福差不多4点多钟左右到,然后把车子停在路边,之后人就进去菜市场,进去之后一直没有再出来。

监控视频显示,陈忠福最后出现的时间是8月12号6:10左右。

尸检结果表明他的死亡时间大概也是在这个时候。

无疑老人的死亡地点就位于这两个监控之间的这片市场。

这片市场中都是些开在菜市场的店铺。

在排查中,菜市场附近的一个关门歇业的小按摩店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老板两夫妻谎称要出去做客,今天关店。但是夫妻俩其实根本没出去,就坐在家里守着店。

通过进一步调查,警方了解到这个按摩店暗地里竟然容留妇女进行卖淫活动,平时24小时营业。

可是8月12号之后,里面的按摩女却突然之间都离开了锦江镇。

这个情况比较异常,跟陈忠福的死亡时间也比较吻合。

面对警方的传讯,按摩店老板徐秋香最终交代了事发经过。

8月12日清晨3点多钟,71岁的陈中福开着电动三轮车从家里出发。

来到集市,5点多时,他已经把菜基本卖完,于是来到了那家24小时开门营业的按摩店。

那一天清晨,当陈中福走进按摩店之后,李珍接待了他。

陈忠福可能年纪比较大,李珍挑逗了一下,陈忠福可能是一时兴奋,就慢慢地就往地上倒下去。

李珍见状,用手探了探陈忠福的鼻息,是冰冷的。

李珍被吓得手足无措,跑着出去找了老板徐秋香,徐秋香害怕承担责任,李珍又找来丈夫。

三个人担心家属来要钱闹事,于是决定将陈中福的尸体藏在店里,等到夜里十二点来钟再把尸体弄到车路边,伪造成交通事故的现场。

8月13号0点左右,徐秋香等人用车将尸体运到了206国道边。

在运送过程中,死者的鞋子掉了下来,慌乱当中,徐秋香等人并没有察觉,这也是在抛尸现场,警方没有找到鞋子的缘故。

通过调查,这些这个失足妇女其实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大部分年纪偏大,四五十岁。

她们接待的对象大部分是种田的乡下人,也都是年纪大的,六七十岁,甚至有80多岁了。

他们发生一次交易一般都是25、30块钱左右。

接待陈忠福的李珍,当时44岁,贵州人,后来嫁到余江县锦江镇,2013年开始从事暗娼活动。

据她交代一天顶多10来个生意,一个月赚到五六千块钱。

对于卖淫,李珍并不觉得可耻,让他走上这条道路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她的丈夫邱作文。

邱作文是余江县锦江镇人,在村里也有耕地,但是好逸恶劳的他却宁愿选择让老婆出卖肉体来赚钱,甚至他还拉起了皮条。

他老婆去卖淫,他就给她买早点,有熟悉的人来了,他就介绍到那去。简直让人无法想象。

我觉得这个案件很让我无语,71岁这么大年纪了,竟然还想着某些事,还不顾自己的身体和劳累。

更让我无语的是,也有人给这些七十多岁的老人提供便利,难道不担心老人猝死吗?

最让人无语的是,李珍完全是在丈夫的安排下成为失足妇女的。“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嫁了这种男人简直就是这辈子的不幸!

 您阅读本篇文章共花了: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